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园林绿化行业迎来蓬勃发展。苗木作为园林绿化的核心要素,其专业术语的规范认知对行业交流与工程实践至关重要。本文梳理苗木领域常用术语,快来看看你了解多少。
常用规格术语
苗木规格是衡量其生长状态与经济价值的关键指标,主要通过形态参数量化表达,常见术语如下:
株高(H):从地面至植株顶端的垂直高度(适用于乔木、灌木等直立型苗木)。
分枝点高(H):乔木从地面至第壹个明显分枝点的垂直高度(反映树形结构,是行道树等重要指标)。
裸干高(H):棕榈科植物从地面至树干基部(不包括叶片)至蕞高生长点(如椰子树顶芽)的垂直高度(突出棕榈类“单干直立”特性)。
灌高(H):从地面至灌木顶端的垂直高度(适用于丛生或半丛生灌木)。
胸径(Φ):乔木主干离地面1.3米处的水平直径(国际通用标准,反映乔木胸廓粗度)。
米径(Φ):乔木主干离地面1米处的水平直径(常用于中小规格苗木计量)。
蓬径(P):灌木或球形植物冠部水平投影面的蕞大直径(衡量冠幅覆盖能力)。
地径(D):苗木主干贴近地面处的水平直径(多用于苗期或低矮苗木计量)。
主蔓长度(L):又称“蓬长”“茎长”,指攀援植物主茎从基部(着生处)至梢端的直线长度(适用于葡萄、猕猴桃等藤本)。
土球直径(D):又称“球径”,苗木移植时根系连带原生土壤形成的球体直径(决定移植成活率,是工程采购核心参数)。
各类苗木的规格术语
苗木按生物学特性可分为乔木类、灌木类、棕榈及苏铁类、竹类、木质藤本五大类,其规格描述各有侧重:
1. 乔木类
乔木为树体高大(通常>6米)、具有明显主干且树干与树冠界限清晰的木本植物。其规格以胸径为核心指标,辅以株高、冠幅、分枝数、分枝点高等参数综合描述(如“胸径15cm、分枝点高3m的香樟”)。
2. 灌木类
灌木为无明显主干、呈丛生状且通常高度≤6米的木本植物。其规格以灌高为主要指标,灌木球(修剪成球形的灌木)则以冠幅为核心参数(如“灌高1.2m、冠幅1.5m的海桐球”)。
3. 棕榈及苏铁类
棕榈科植物(含苏铁)单干直立,叶片集中生于树干顶端,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其规格以裸干高为核心指标,辅以基径(树干基部直径)、株高、冠幅、分枝数(或叶片数)、土球直径等参数(如“裸干高4m、基径15cm的蒲葵”)。
4. 竹类
竹类为茎干修长、具地下茎(竹鞭)的禾本科植物。其规格常用基径(竹秆基部直径)、丛枝数(单丛竹的分枝数量)、截干高度(移植时保留的竹秆高度)、土球直径等参数描述(如“基径3cm、丛枝数8支、截干高2.5m的孝顺竹”)。
5. 木质藤本
木质藤本茎干细长,无法直立生长,需匍匐地面或攀附他物(如树木、支架)。其规格以地径(近地面茎基部直径)与主蔓长度为核心指标,辅以分枝数、土球直径等(如“地径2cm、主蔓长8m的常春油麻藤”)。
其它术语
除形态规格外,苗木的分类、品质及栽培管理中还涉及以下专业术语:
(一)繁育方式分类
实生苗(直生苗):通过种子直接播种繁殖培育的苗木(保留母本遗传多样性,但性状稳定性较低)。
嫁接苗:通过嫁接技术将优良性状接穗与适应性砧木结合培育的苗木(常用于快速繁殖名贵品种,如月季、果树)。
扦插苗:利用母株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或芽)插入基质中生根培育的苗木(繁殖效率高,性状与母本一致)。
压条苗:将未脱离母体的枝条埋入土壤或用湿润材料包裹,待生根后与母株分离培育的苗木(适用于枝条柔软、扦插难生根的品种,如桂花)。
根蘖苗:由母株根系萌发不定芽形成的新株,分离后独立培育的苗木(如枣树、刺槐常见)。
组培苗:通过母株植物组织或细胞在无菌条件下(使用专用培养基)离体培养繁育的苗木(可快速批量生产,性状高度一致)。
(二)生长习性分类
独本苗:从地面至冠丛仅具单一主干的苗木(如多数行道树培育目标形态)。
散本苗:根颈部以上分生多个主干的苗木(自然生长或修剪不当形成,需通过整形调整)。
丛生苗:根颈部以下萌发多根主干的苗木(如丛生朴树、丛生石榴,常用于营造自然群落景观)。
(三)品质描述术语
苗龄:苗木自繁殖后培育的年数(如“一年生樱花”“二年生杨梅”,反映生长阶段)。
分叉(枝)数:具分蘖能力的苗木,地下部分萌发出的干枝数量(影响冠丛丰满度)。
萌芽数:具分蘖能力的苗木,地下部分萌发的芽体数量(反映潜在分枝能力)。
紧密度:球形或丛生植物冠丛的密集程度(密实度高则遮阴效果好,但需注意通风)。
(四)栽培管理术语
假植:苗木暂不能定植时,将根系埋入湿润土壤中临时贮藏的保护措施(防止根系失水,常用于反季节移栽)。
疏剪:从枝条分枝基部剪除部分枝条(减少养分消耗,改善通风透光,常用于老枝更新)。
短截:在枝条上选定保留芽位后,将上部剪短(促发侧芽萌发,调整树形高度与冠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