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园林的美人尽皆知,
不同于其它的建筑类型,
园林有着独特的组成要素。
假山、水系、植物、亭台楼阁......
共同构成了诗情画意的园林景观。
古典园林是如何构成的呢?
有这四大基本要素~
1、亭台楼阁
各式各样的建筑是古典园林的主体和核心,建筑种类很丰富,不仅满足居住游憩的需求,还要满足景观的设计。亭子、水榭、厅堂、石舫、长廊等建筑按照设计分散布置,互相呼应。地面的铺设,门窗的设计、小品的陈设都要与建筑的设计结合在一起。园林中的建筑多追求趣味盎然的自然美,不追求分布的严谨对称。皇家园林建筑往往恢宏大气,私家园林则追求精巧雅致。
2、假山水系
当你走进一座园林,一定会被园林中的假山水系吸引。大多数园林中的山都是假山,大小不一的假山模仿自然的山体,有的险峻,有的幽深,有的平实,有的夸张,给古典园林增添了不少趣味性。园林无水则不活,水系的处理对于古典园林的设计至关重要。湖泊、池沼、山涧、瀑布......园林中的水系处理正是对自然界中各种形态水体的模拟和创造性表现,造园家通过巧妙的设计,结合园林的地形环境,将不同形态的水体再现在园林中。
3、花木植物
园林中有了植物才会有生机,通过不同植物的搭配种植实现四季有景可赏。按照观赏特性划分,一般可分为观花类、观果类、观叶类等,考虑不同植物的姿、色、香、韵,单植或丛植,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空间。花木种类的选择也常与园主人对生活的美好愿望联系在一起,例如紫薇征高官厚禄,玉兰、牡丹谐音玉堂富贵,石榴取其多子的含义,萱草可以忘忧等等。
4、人文诗意
一座美妙的古典园林一定充满着诗情画意,将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等艺术类型,精巧的和园林风景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充满诗情画意的风景。巧妙的人文处理往往可以达到画龙点睛、引人入胜的效果。例如拙政园的与谁同坐轩,取自苏轼《点绛唇·闲倚胡床》中的“与谁同坐? 明月清风我”,背靠小山,前临清池,清风徐来,无限雅致。
拙政园位于苏州市姑苏区,始建于明正德初年,明代御史王献臣弃官回乡后建园,如今被称作苏州园林之首,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代表作。面积广大,池广树茂,造景自然,充满了浓郁的天然野趣,虽由人作,宛如天开。
水是拙政园的灵魂,运用掩、隔、破等理水之法,通过建筑和植物将曲折的池岸加以掩映,使水面构成富有多层次变化的景观。亭台楼榭根据设计分散布置又相互呼应,石桥错落,花木假山依水而居,水面和陆地交错相融,让园林充满自然趣味。
来源:研学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