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见鸢尾品种
德国鸢尾:有髯鸢尾代表,外轮花被片具髯毛附属物。花大色艳,常见紫、白、黄、蓝等色,植株高大,耐寒性强,适合北方露地种植,多用作花境背景或庭院景观。
花菖蒲:无髯鸢尾类,偏好湿地环境。花瓣宽大,花色丰富,以粉、紫、白、蓝为主,花型优雅,适合水边、潮湿花境或盆栽,也可作切花。
西伯利亚鸢尾:无髯鸢尾类,植株较矮小紧凑。花色淡雅,多为蓝紫色、淡蓝色,叶片纤细,耐寒且耐半阴,适合花坛边缘、岩石园或盆栽点缀。
荷兰鸢尾:球根鸢尾品种,地下为球根。花型优美,花色有黄、蓝、白、紫等,花茎挺拔,是常用切花品种,也可盆栽观赏,耐寒性较弱,冬季需适当防护。
二、鸢尾的栽培
科属:鸢尾科鸢尾属
类型:多年生草本植物(部分为球根型)
生长温度:适温15-25℃;德国鸢尾、西伯利亚鸢尾耐寒(可耐-15℃低温,北方露地越冬),荷兰鸢尾耐寒弱(冬季需≥0℃),夏季均忌超30℃(需遮阴)。
场景运用:花坛/花境布置、庭院景观、盆栽(阳台/窗台)、切花装饰(荷兰鸢尾为主)。
光照:喜充足光照(每日6-8小时),耐半阴;夏季高温需遮阴防叶片灼伤。
湿度:土壤微湿即可,每周浇水2-3次(夏季增频、冬季减频);花菖蒲喜湿忌旱,可稍多浇水,其余品种忌水涝,空气湿度40%-60%为宜。
土壤:疏松肥沃、排水好的中性至微酸性土,推荐腐叶土:泥炭土:河沙=3:2:1;花菖蒲可适当增加腐叶土比例,提升保水性。
施肥:春季萌芽施均衡复合肥;花期前(4-5月)增施磷钾肥(如0.2%-0.3%磷酸二氢钾);花后补稀薄液肥,球根类(荷兰鸢尾)花后需补充磷钾肥养球。
繁殖方法:
分株(德国鸢尾、花菖蒲、西伯利亚鸢尾):春秋季进行,将根茎分切为带2-3个芽的段,涂草木灰/多菌灵后栽种。
播种:多用于育种,秋季采种即播,覆土2-3倍种子直径,15-20℃下2-3周发芽,实生苗2-3年开花。
球根繁殖(荷兰鸢尾):秋季将成熟球根分开,按大小分级栽种,覆土深度为球根直径的2-3倍。
三、鸢尾病虫害
病害防治
根腐病:病因是土壤积水、通风差,表现为根部腐烂、叶片发黄枯萎。防治:选排水好的土壤,避免积水;发病初期用多菌灵灌根,严重时拔除病株并消毒土壤。
叶斑病:高温高湿易发病,叶片出现褐色斑点并扩大。防治:保持通风,避免叶片长时间潮湿;发病后喷施甲基托布津或百菌清,每周1次,连喷2-3次。
虫害防治
蚜虫:吸食叶片汁液,导致叶片卷曲、褪色。防治:用肥皂水喷洒叶片,或喷施吡虫啉、啶虫脒等药剂。
蛴螬:啃食地下根茎,造成植株枯萎。防治:栽种前土壤拌入辛硫磷颗粒;发病后用敌百虫灌根,或人工捕杀幼虫。
来源:南北花草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