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庭院与公园中,竹子始终占据着独特地位。它不仅是优雅的象征,更是园林绿化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修剪是竹子养护中的关键环节,正确的修剪方法能使竹子长得更加粗壮茂盛,侧枝修剪也是很重要的,当竹子生长过于稠密时,需要及时将竹子剪疏,以利于通风透光。对于盆栽竹子,一般每年需要修剪一次,剪去老株时只留2至3厘米的部分。
修剪时最好使用专用的园艺剪刀,因为家用剪刀通常无法剪断竹子的坚韧枝条。修剪侧枝时,可以一手拿剪刀,另一只手将需要剪掉的竹子往一侧轻轻掰弯,形成弓字形,这样修剪起来更省力。修剪后的切口要平滑,不要留尖刺,以免日后操作时带来危险。
竹子一般在春天的3月左右进行修剪比较适宜。对于地面栽培的竹子,只有在过于密集时才需要修剪以利通风;而盆栽竹子通常每年都需要修剪一次。冬季也是修剪的一个时机,竹子的萌芽能力较强,每年冬天进行修剪,可以让明年的新竹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竹子在园林绿化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其价值远不止于观赏,竹子是生态功能很强的植物。据专家测算,同面积的竹林可比树林多释放35%的氧气,每公顷竹林可吸收二氧化碳12吨,蓄水1000吨。同时竹子具有庞大的地下根系,保持水土能力很强,还有较好的防风、抗震能力。
在园林设计中,竹子的配置方式多种多样。群植是竹子在园林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栽植方法,无论是小路转弯处、大面积草地旁,还是建筑物周围,都可栽植成林,创造出绿竹成荫、万竿参天的景观效果。
列植是沿着规则的线条等距离栽植的方法,可协调空间,显出整齐美。这种方法一般用于园林区界四周、道路两旁等。但要注意的是,列植的竹子所呈现出的线条需稍有曲度,以免流于呆板。
对于形态或色泽独特的竹种,如佛肚竹、黑竹、湘妃竹等,可以采用孤植的方式,充分展示其特性。
竹子造园的艺术手法丰富多样,包括竹径通幽、移竹当窗、粉墙竹影、竹石小品等。这些手法在现代园林艺术中仍被广泛应用,形成极具东方韵味的景观效果。
在自家庭院或阳台上种植竹子,以下几点需要特别注意:
竹子喜欢疏松的土壤,这样竹子的竹鞭(根)才能有好的生长环境。在种植前,可以对土壤进行改良,加入腐殖土、珍珠岩或碳渣,增强疏松性和保水性。
竹子喜湿润,保持土壤湿润很重要。有效的方法是在竹子下面覆盖竹叶、树皮或石块。现代家庭种竹用石块或陶粒效果较好,既能保湿,又能覆盖泥土,更加清洁美观。
选择合适的竹苗,对于家庭种植,最好使用袋装苗或盆苗,这样可以不择季节直接种植。如果是地苗,需要将叶子打掉一部分以减少水分蒸发,种植时间一般选在农历3月左右。
种竹子一定要带竹鞭,因为一些大型竹子如楠竹、斑竹、毛竹,主要靠竹鞭发新竹笋,老杆会逐渐淘汰。
对于盆栽竹子,到一定时间应该进行分盆,避免过密影响生长,也减少病虫害发生。竹子的主要虫害是竹虱,病害是粉霉病,保持竹子通风透气能有效控制。
竹子生长期间,每隔20天左右需施一次液肥,可用腐熟稀薄的豆饼水或复合液肥。冬季则应停止施肥。
夏季宜将盆栽竹子移至室外阴凉处,多浇水保持盆土湿润,并向叶面喷水,地面洒水,以保持空气湿润。冬季需放在室内,控制水分,室内温度保持在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