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气温逐渐降低,结合季节特点与月季苗木生长规律,提高成活率需从移栽时机选择、种植技术优化及栽后养护。
一、精准把握移栽时机与植物类型适配
1、分树种确定最佳移栽时段
树桩月季:宜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待叶片大量脱落、树体进入休眠期后移栽,此时蒸腾量低且根系仍具一定活性。
藤本月季:需避开严寒,大寒前后(1月下旬)移栽最佳,避免土壤封冻损伤根系。
盆栽月季:秋季移栽需在11月上旬前完成,确保根系在封冻前恢复,常绿灌木建议推迟至早春,冬季移栽易冻伤。
2、避开极端天气与土壤条件
选择气温5-15℃、无连续霜冻或降雨的天气,土壤湿度以“手握成团、落地即散”为宜,黏重土壤需提前改良排水。
藤本月季
二、移栽前苗木预处理关键技术
1、起苗与根系保护浇水与土球处理:移栽前10天浇透底水,增强土球稳固性;古桩月季土球直径为树干胸径的6-8倍,土球用绳子紧密缠绕防散球。
2、修剪与伤口防护:剪去病虫枝、弱枝及过密枝条,保留30%-50%健康分枝;直径≥2cm的伤口需涂抹伤口涂抹剂,防止病菌侵入与水分流失。
3、运输与临时存放保湿,运输时树干包裹麻布防擦伤,每日喷水2次保持枝叶湿润,存放于阴凉处,若超过24小时未栽植,需用湿草苫覆盖根系或临时埋根(深度20cm)。
三、科学种植技术要点
1、树坑规格与土壤改良坑体尺寸:坑深宽需比土球大15-20cm,底层铺10cm腐熟有机肥(如牛羊粪),中层回填疏松壤土(可混合30%河沙改善透气性)。
土壤消毒:对盐碱地或工程渣土,需更换2/3耕作土,并浇灌土壤杀菌剂降解毒素,杀灭土传病菌。
2、栽植深度与定植技巧深度控制:比原生长深度深3-5cm(秋季深栽利于抗寒),回填时分层夯实,避免空洞导致根系悬空。
生根促进:土球喷洒生根水,裸根苗需浸泡根系1-2小时,栽后立即浇透定根水,水流需缓慢注入土球周围。
四、秋冬栽后养护管理
1. 水分管理 :三次定根水:移栽当日浇透第一次,3-5天后第二次(可加生根剂),7天后第三次,每次需浇至水从坑底渗出;土壤封冻前浇防冻水,形成保护层。
2. 防寒保暖:新移栽树木抗寒能力弱,必须做好越冬防护; 常规措施:灌冻水、根颈培土、覆膜、树干涂白、缠草绳等;对不耐寒树种可采用覆膜法,自树顶套至根颈。
3. 基肥施用:坑底施微生物菌肥,与土壤混合避免烧根,冬季不追肥,次年早春施有机无机复混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