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7日,甘谷县第十八届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国槐被确定为甘谷县县树,月季被确定为甘谷县县花。
为深入挖掘具有广泛影响力与地域代表性的特色花卉资源,打造以特色花卉为载体的靓丽生态名片与文化符号,彰显甘谷独特的地域特色与深厚的人文底蕴。甘谷县在全县范围内启动“县树、县花”评选活动,要求县树、县花评选需严格遵循地域性、文化性、观赏性、经济性以及公众认同等评选标准,***终确定国槐为“县树”,月季为“县花”。
国槐当选“县树”实至名归。
作为中国本土古老树种,国槐在甘谷县栽植历史极为悠久。六峰镇觉皇寺内的唐代古槐,据《伏羌县志》记载,系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唐太宗李世民西征高昌途经冀城时敕令栽种,至今有1500余年树龄,是甘谷县历史变迁的鲜活见证者。目前,全县登记在册的百年以上古槐达44株,它们共同承载着甘谷的历史记忆。
从生态角度看,国槐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抗旱耐寒,其发达的深根系能够有效保持水土,是城乡道路绿化、改善生态环境的理想树种。目前,甘谷县累计栽植国槐3万余株,为城乡绿化和生态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国槐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其木材坚实,广泛应用于家具制造、建筑等领域;种子、树皮、叶、花等在医药、化工行业也有诸多用途。
月季被确定为“县花”同样当之无愧。
甘谷月季栽培历史可追溯至汉代,经过长期的培育和发展,品种不断丰富。清代乾隆年间,当地就已记载有38个品种,如今全县自育引进的品种多达960余种。在国内外花卉赛事中,甘谷月季屡获佳绩: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斩获1金6银7铜;2005年,其图案荣登第五套人民币10元纸币;2017年—2021年连续三届亮相中国花卉博览会,累计荣获2金8银23铜及7项优秀奖,载誉而归。
在产业发展方面,月季已成为甘谷县特色农业与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全县月季栽植面积达2600余亩,2024年全产业链年产值突破1.2亿元。众多花农依靠种植月季实现增收,花卉加工、销售等相关产业蓬勃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而且,月季象征幸福、和平与活力,其花期长、花色丰富,能够为城乡景观增添绚丽色彩,与“花满甘谷”的景观建设目标高度契合。
国槐和月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此次入选甘谷县“县树”“县花”,生动地诠释了甘谷形象与甘谷精神。接下来,甘谷县将按照“能种则种、可种多种”的原则,在全县范围内广泛种植国槐和月季,并普及相关的栽植管养技术,提高社会各界对“县树”“县花”的知晓度,逐步形成“市民爱县树县花”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结合甘谷县的地域历史和城市特质,深入挖掘“县树”“县花”的文化内涵,打造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让“一花一树”成为展示甘谷魅力的新名片,推动乡村振兴、促进文旅融合、带动富民增收的绿色引擎。
来源: 甘谷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