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一过,高温暑气渐退,被烤蔫的月季终于迎来生长黄金期。不少花友以为月季入秋后只需躺平,其实这季养护直接决定它能否秋花满枝、安全越冬。本文把超实用的立秋月季养护攻略整理好,新手也能轻松上手!
1. 先剪后养,给月季减负
经过盛夏高温,月季可能出现枯枝、病叶、徒长枝,这些会消耗养分,还易滋生病菌。
修剪原则:保留健康主枝,剪掉底部黄叶、病叶,将过长的徒长枝剪至离地50-60cm,促进侧枝萌发(秋花主要从侧枝长出);
注意:修剪后在剪口涂一点多菌灵,避免病菌感染。
2. 薄肥勤施,喂饱秋花能量
立秋后月季根系逐渐恢复活力,需要及时补肥,但忌浓肥烧根。
前期(立秋后1-2周):施氮磷钾均衡的复合肥,每周1次,帮助恢复长势;
后期(侧枝冒芽后):改施磷钾肥(如磷酸二氢钾),稀释后灌根或喷叶,10天1次,催花促蕾;
提醒:施肥选傍晚,施后浇少量水,让肥料更好吸收。
3. 浇水见干见湿,避开正午
立秋后气温虽降,但正午仍有余热,浇水时间和量要把控好:
浇水时间:选早上9点前或傍晚6点后,避免正午高温浇水,温差过大易伤根;
浇水标准:盆土表面下2cm变干再浇,浇透至盆底漏水,但别让花盆积水(月季怕涝,积水易烂根)。
4. 重点防两病,早发现早处理
立秋后温湿度适宜,月季蕞易染黑斑病、白粉病,一旦发病会快速蔓延,影响开花和越冬:
预防:每周喷1次多菌灵或代森锰锌,提前杀菌;
治疗:发现病叶及时摘除,病叶别丢在花盆里,换成甲基托布津或醚菌酯,按说明喷洒,连续喷2-3次。
5. 别忘通风,给月季呼吸感
不管是阳台盆栽还是庭院地栽,通风都是月季养护的隐形关键:
阳台养:每天开窗通风2-3小时,避免闷在封闭环境里;
庭院养:若枝叶过密,可适当疏剪交叉枝,让空气流通,减少病菌滋生。
立秋后的月季,就像蓄力待发的选手,只要做好修剪、施肥、浇水、防病这几步,用不了多久就能冒出花苞,秋花的鲜艳度和花期,甚至能赶超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