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月季主杆出现无叶现象,是养护中常见的问题,需结合季节特点和植株状态综合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
首先,要判断是否为正常落叶。多数月季品种在秋季气温逐渐降低、日照变短时,会自然进入准备休眠的状态,老叶或下部叶片逐渐发黄脱落,这是植物的自我调节机制,属于正常现象。若仅是部分老叶脱落,而枝条顶部仍有绿叶和生长点,通常无需过度干预,只需正常养护即可。
然而,若主杆大面积光秃、叶片快速脱落或伴随枝条干枯,则可能是以下原因所致:一是病虫害侵袭,如红蜘蛛、白粉病、黑斑病等,会导致叶片枯黄、卷曲、掉落。应仔细检查叶片背面和嫩梢,发现病虫害及时喷施对应药剂,如阿维菌素、多菌灵等,并清理落叶减少病源。二是养护不当,如浇水过多或过少、施肥过量或不足、光照不足等。秋季应控制浇水频率,避免积水导致烂根;可适当施用磷钾肥,增强植株抗寒能力,但避免氮肥过多,以防徒长影响越冬。三是修剪不当或环境突变。若夏季修剪过重或遭遇连续阴雨、强风,也可能导致落叶。此时应避免再进行重剪,可保留残叶进行光合作用,帮助养分回流。
针对主杆无叶的月季,建议加强通风透光,清理周围杂草和落叶,保持环境清洁。若枝条仍为绿色、有生命力,不必急于丢弃,耐心养护,待来年春季气温回升后,多数月季仍能萌发新芽。必要时可在根部覆盖有机肥或稻草,帮助保温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