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冬青,学名为轮生冬青,是冬青科冬青属的多年生灌木。在秋冬季节落叶,但果实保持不落,树高可达2-3米。
基本信息
学名:Ilex verticillata
别名:轮生冬青、美洲冬青
科属:冬青科冬青属
产地:原产于美国东北部,分布于美国、加拿大和法国(圣皮埃尔和密克隆),在中国杭州、郑州、吉林、威海等地均有引种栽培。
形态特征
植株:为多年生落叶灌木,浅根性,主根不明显,须根发达,树高一般为 2-3 米。
叶片:叶互生,单叶,呈长卵形或长椭圆形,边缘硬齿状,表面无毛、绿色,嫩叶古铜色,叶背面略白且多毛。
花朵:雌雄异株,花白色,着生叶腋处,雌花 3-6 朵丛生,雄花几十朵丛生。
果实:浆果,红色,2-3 果丛生,单果种子数为 4-6 粒。果实呈球形,直径约 5-8 毫米,成熟时颜色鲜艳,从早秋开始挂果,可一直持续到过完整个冬季。
生长习性
光照:野生型属林下灌木,耐半阴,但栽培种全光照***适宜其开花结果。
土壤:喜肥沃疏松、微酸性到中性土壤(pH 为 4.5-6.5),弱碱性土壤亦能适应。
水分:喜温暖湿润环境,不耐持续干旱,但有较强的耐湿性,多生长在沼泽、潮湿灌木区和池塘边。
温度:有较强的抗寒性,部分品种甚至能抵御 - 30℃低温。
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是秋冬切枝、环境美化和盆栽的优良观赏树种。切枝红果艳丽,水插期长达 2 个月,观赏价值高;用于庭院美化时,可列植、对植于庭前、门旁,丛植于草坪、路边、林缘等地。
生态价值:浆果状的核果为冬季在此栖息的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源,具有一定的生态效益。
繁殖方式
播种繁殖:北美冬青的种子具有休眠特性,需要经过低温层积处理才能打破休眠,一般在秋季采收种子后,将其与湿沙混合,放置在低温环境下保存,次年春季进行播种。
扦插繁殖:选取健康的枝条,剪成合适的长度,保留顶部的几片叶子,去除下部的叶片,将插穗插入湿润的基质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约 1-2 个月即可生根。扦插繁殖的成活率较高,且新植株生长较快。
组织培养:利用北美冬青的茎尖、叶片等组织进行组织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将组织接种到培养基上,经过诱导、分化、生根等过程,培育出完整的植株。组织培养可以快速繁殖大量的北美冬青幼苗,且能保持母株的优良性状。
相关花语:北美冬青的花语是 “顽强的生命”,象征着坚韧不拔和生命力的顽强。它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生长,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能保持红果的鲜艳,给人以希望和光明,也常被用来庆祝节日,象征着喜庆和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