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状月季移植的蕞佳时期主要是在春季树状月季萌芽前以及秋季树状月季落叶后这两个树状月季生长的休眠期,也就是说如果要在秋季进行移植的话,蕞佳的移植时间主要是11月中下旬树状月季落叶之后一直到土壤封冻的这一段时间。因为这一时期地上部分基本上已经停止生长养分消耗较少,再加上地上部分叶片已经掉落,气温也较低,所以说水分的蒸发量也少,这也是为什么在北方地区秋季移植的树状月季比春季移植的树状月季成活率要高的主要原因。
但是由于现在大家的绿化工程工期越来越赶,很多时候树状月季的移植并不再受季节的限制,即便是烈日炎炎的夏日也有很多绿化工地一直施工。所以虽然只是刚刚进入了初秋,树状月季还没有落叶,气温也没有完全降下来,很多地方已经开始马不停蹄地加快了施工的脚步。殊不知,其实初秋季节也并不是树状月季的蕞佳移植季节,这个时候只要稍不注意,树状月季的成活率还是会大打折扣!
给大家简单说一下在初秋时节移栽树状月季时都需要注意的一些简单问题,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让大家移栽树状月季的成活率能够有所提高!
1、初秋时节,树状月季并未落叶,此时移栽仍要注意修枝疏叶
初秋时节,虽然已经进入了秋天,但是大部分的树状月季还没有开始落叶,气温也没有完全降下来,其实与夏季的反季节移植相差不大,都需要严格控制树状月季的枝叶量,从而减少树状月季自身的水分蒸发。
在进行树状月季的枝叶修剪时除了修剪掉一些徒长枝、弱枝、病虫枝外,还要在不影响树状月季的整体树形条件下,至少修剪掉树状月季三分之二左右的枝叶。这样才能达到减少树状月季自身养分及水分的消耗,提高其成活的可能性,避免其在生根之前就因为营养消耗殆尽而发生死亡。
2、即便修枝疏叶,初秋时节气温仍旧很高,此时仍要保持树状月季水分平衡
初秋时节,虽说已经算是进入秋天,但是气温并没有完全降下来,在北方地区往往还会有所谓的“秋老虎”的出现,一些地区的温度有时还会高达三十多度,这对于尚未开始落叶的树状月季来说,即便是已经修剪过枝叶,其水分蒸发量还是很大的。所以,这个时期移栽树状月季还要注意水分的供给以及水分蒸发量的控制。
在保证水分平衡时,蕞需要注意的两点:一个是对于温度过高的地区,如果树状月季是全冠移植或者是保持的枝叶量较多的话,在移栽之后还是可以像夏季移植一样对树冠喷施一次蒸腾抑制剂;另一个则是在树状月季移植之后,在移植当天一定要及时对树状月季浇灌一次透水,然后后期严格按照“浇三水”的措施为树状月季浇足水分。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喷施蒸腾抑制剂时一定要将叶片的正面及反面完全浇透,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减少水分蒸腾的效果;而在浇三水时,一定要注意每次都要灌足灌透。
当然,对于特别害怕高温或者日灼的树状月季,此时我们还可以搭设遮阴网进行防晒,减少树状月季自身水分的蒸发。
3、与深秋移植不同,初秋的古桩型树状月季仍处于缓慢生长及养分积累时期,可以使用吊针液
如果是在深秋季节移植树状月季一般不用吊针液的。因为在深秋季节树状月季基本上已经开始自我调节慢慢进入休眠状态,而吊针液中含有的很多生长激素比如赤霉素等是可以打破植物刚刚调节好的休眠状态的,不利于植物的过冬;而吊针液中含有的大量水分,在输入树状月季体内之后还会使植物体内的自由水含量增多,从而增加其发生冻害的可能。
但是在初秋时节则不同,在初秋时节气温并没有完全降下来,还有差不多两个多月的时间树状月季仍处于缓慢的生长期及养分积累期,此时对古桩型或大规格型的树状月季输吊针液一方面不仅可以减少树状月季自身的水分消耗,同时还可以为树状月季生长提供必要的养分,使树状月季更快地生根,从而达到自给自足的状态。
4、初秋时节,要加强防腐促根措施,使树状月季尽快萌发新根
初秋时节的气温是很适合树状月季根系的生长的,这也是为什么每年在扦插小树状月季时大家都选择在春秋扦插的主要原因。
不过在初秋时节,雨水比较频繁,对于新移栽的树状月季来说是十分不利的,稍有不慎这些新移栽的树状月季就会因为根系长时间被水浸泡而出现腐烂的情况,从而影响树状月季的成活率。
所以对于初秋移植的树状月季,在移植之后一定要注意防腐促根。在移栽时一定要注意不要选择地势过于低洼的地块,栽植时根系也不要埋植过深,土球上的包扎物布条、遮阴网、草绳等也要及时进行解除,对于部分地区在移植时期就要挖设好排水沟,为防涝做好准备工作。
在移栽之后,在浇灌第壹次定根水的时候要使用生根剂+多菌灵或者恶霉灵等兑水进行灌根,这样才能达到比较好的防腐促根效果。对于土壤过于板结的地方,在树状月季栽植时还要提前预留透气孔,或者在栽植之后使用打孔器在土球周围打上5~8个透气孔,这样会更加有利于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