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幅员辽阔,冬天南北气候相差极大,温度从北方的零下几十度到南方的零上十几二十几度,温度波动范围实在太大。加上月季品种众多,各品种之间的耐寒性也有差别。比如这两天下雪,温珊还在开花,而奇卡门廊的叶片早就被霜冻打红了也快掉光了。这里主要针对月季可以休眠的地区。
先说一下月季休眠和半休眠的概念。
一般月季的佳生长温度是15-25℃。春去夏来,气温节节升高。当温度稳定升到30℃以上时,月季的生长受到抑制,花量变少、花朵变小。当温度超过35℃时,月季的生长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但此时一般不会掉叶子。通常情况下就将月季这种在30℃以上的生长状态称之为半休眠。也有一些特别耐热的品种在高温下仍然能开花不断。
秋天的脚步总是很短暂,冬天紧跟着就会来临。当温度下降到10℃以下时,月季的生长速度明显放缓,此时花苞需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才能打开,笋及新芽仍然有可能会冒出来,部分老叶黄化掉落。当温度继续下降到5℃时,月季生长基本停止,准备休眠,此时花苞很难打开,基本也不再冒笋芽,部分不耐寒品种的叶片会被霜冻打红开始掉落。当温度进一步走低稳定达到0℃以下时,月季进入休眠。在月季休眠15天后,叶片开始自然掉落至全部掉光为止,月季真正进入完全休眠状态。
月季冬天的主要工作有冬剪、打药、埋肥、防寒等等,下面就这几点简单分别说一说。
一,冬剪
冬剪的好处和作用相信大家都知道,这里就不再赘述。
1,冬剪时间点
月季的佳冬剪时间是在休眠期。具体的修剪时间点,对月季的影响很重要,太早太晚都不好。那么,要如何把握这样重要的月季冬剪时间点呢?
首先,我们先要了解一下月季处于什么样的状态才算是休眠期的开始。然后我们才好确定修剪时间点。
A,比较寒冷的地方,冬天来的早也来的快,说冷就冷。当月季叶片出现大面积自然掉落并且眼看就将要全部掉光,这种状态几乎毫无疑问,月季休眠了,直接拿起剪刀干活。
B,有些不是太冷地区的花友或许会问,我这儿低温度已经到零下了,月季怎么还不掉叶子啊?怎么还有好多绿叶子甚至有的还有花苞啊?他到底有没有休眠啊?
这里要说一下天气预报的温度跟实际温度是有差别的。你栽种在院子的月季由于院墙挡住了寒风,它实际感受到的温度可能要比预报的温度要高一些的。
话归正题,不是太冷的地区,月季叶片有可能整个冬天都不会掉光,而且有不少叶片仍然可能会保持绿色。那么,我们要怎么来判断它是否进入休眠期了呢?
注意观察以下特征:
当枝条,变红,不再呈现绿色。
花苞,有些枝条上有花苞,但已经不能打开,开花停滞。
芽点,已有的芽点不萌发生长,也不再出现新的芽点。
叶片,枝条上有叶片,但30%以上的叶片都枯黄了,有些叶片反卷不精神,新叶生长停滞。
这种状态的月季就可以判定它进入休眠期了,就可以修剪了,操起剪刀咔嚓咔嚓。
长江以北部分地区现在应该正是修剪的好时机,而更远的寒冷地区应该早就冬剪好了。
C,上面说的A和B基本上适用于长江以北地区,温度能够稳定下降到5℃以下,并能维持一段时间,低温度经常能够在0℃以下。处于该地区的月季一般可以有一段比较长的休眠期。
下面再说说长江以南地区。部分地区温度能够下降到5℃以下,但时间不长,低温度偶尔也能达到0℃以下。处于这样地区的月季其休眠期是比较短的。而部分地区的温度只能稳定下降到10℃以下一段时间,低温度很少能达到0℃以下。处于这样地区的月季并没有真正的休眠。但此时的月季生长缓慢,我们可以称之为半休眠。
2,冬剪前的准备工作。
冬季修剪一般比较重,往往可能会出现伤流现象,这里就要先讲一下伤流的问题。
伤流,顾名思义就是修剪后的伤口往外流水,严重的甚至是滴水。流出的水不单单是水,还有一部分营养。造成伤流的主要原因,一是盆土过湿,二是植株没有完全休眠,此时根系的吸收能力还很强,这时候重剪极易会出现伤流。轻微的伤流对植株几乎没有影响,流个一两天就自动好了。如果一直在那儿流,
这样严重的伤流对植株的生长肯定就不好了,尽量想办法止住。
怎样尽量来防止伤流呢?等苗木充分休眠后再进行冬剪;修剪前,保持盆土相对干燥一点。有些地区天气不够冷,月季不能完全休眠,只能半休眠,那就提前将修剪点上方的叶片摘除,注意不是将枝条上所有叶片撸光。
出现严重伤流怎样止住呢?方法就五花八门了。修剪后可以立即用"膜泰"伤口愈合剂涂抹伤口;也可以进行滴蜡封口;还可以用火进行烧烤。其他还有用指甲油、油漆的,甚至有用502胶的。不管你用哪种方法,止住就行!
3,修剪
冬剪的基本原则是:
A,留强剪弱,留低剪高;枝枝必剪,强枝弱剪、弱枝强剪;剪除过密枝、病枯枝、交叉枝、并联枝、细弱枝、多年老枝等。
B、藤本类:每株都打顶,老枝作横向牵引,新枝(新笋条或老枝上新分叉的枝条)剪头绑扎保持直立。
C、灌木类:根据植株生长状态,以及个人对株型的喜好而修剪;也可直接重剪以促新枝。
D,微月:参考灌木。
1)月季小苗冬剪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采用重剪(强剪),从小苗基部芽苞上方修剪(留4-5个芽),开春萌发出来的枝条会很强壮,很有力量。
注意:这里讲的月季小苗修剪是针对北方地区,有霜冻期,月季可以休眠的地区。南方不能这样干,否则小苗真有可能一剪没。
2)对于长势不够健壮的弱势植株,可将全株的2/3枝条从基部直接剪除不要,挑相对粗壮的枝条留下(3年以上的老枝不要),留下的枝条再分别进行修剪截短。
3)对于长势正常的植株,可将全株的1/2枝条剪除。留下的枝条再分别给予适当修剪。
4)北方比较寒冷地区,露地栽培的月季入冬后先不宜作强度修剪,以防止风干伤条。可以前沿行轻剪,待立春发芽前再进行中剪或强剪。
二,打药与浇水
冬剪过后,将残枝败叶彻底清理干净,然后用石硫合剂喷施月季的枝干、盆土表面、养殖环境的地面、墙面。石硫合剂对病菌和虫卵都具有一定的杀灭效果,可以有效预防常见病虫害,
比如令广大花友头痛的白粉和红蜘蛛都会被有效遏制。且因为有效成分和代谢成分均为无机物,基本不会产生耐药性。
但必须要特别注意:南方或者北方室内不落叶的,月季不能休眠的,请谨慎使用石硫合剂
如果怕闻石硫合剂那个味道的,冬剪过后可以喷洒百菌清等其他预防药。
这里顺便说一下月季冬季浇水的问题。整个冬季气温很低,月季又因为掉光了叶很少蒸发水份,所以不必很勤快的浇水,盆土偏干一些有利于根系不受冻伤。当然如果盆土太干了那还是要浇水的。浇水应该选择在中午温暖的时段进行。
三,埋肥
冬剪一般常结合埋肥以及翻盆换土等工作一起进行。
月季冬季埋施肥料:对地栽月季,可于修剪后在植株根系外围挖环状沟,视植株大小,每株埋施150-300克的发酵饼肥(其他有机肥也可以),以满足其翌年生长和开花需要。
盆栽植株可于修剪后,从花盆中将植株脱出,抖去部分宿土,剪去已腐烂枯死的根系,换肥沃的疏松培养土栽好,同时在花盆的中下部埋施50-100克腐熟饼肥。感觉原盆小了的可以顺便换大一号的花盆。
谈到埋肥,肯定要提及埋鱼肠。北方比较寒冷的地区,气温比较低,冬天冷的时间也比较长,地栽的月季可以考虑直接埋点鱼肠。在离根30-40公分的地方挖坑掩埋。同时好撒点杀虫剂进去,以免天气转暖后生蛆、生虫。
不是太冷的地方,地栽月季如果也想埋鱼肠,建议先将鱼肠发酵好了再埋。
盆栽的就不要尝试大鱼大肥了。因为盆栽的月季土壤比较少。大鱼大肥下去,搞的不好会适得其反,烧根烧苗。可以放少量的蚯蚓粪、鸡粪、羊粪或其它动物的发酵过后的粪便。来年春,可以让花开的更多。
四,防寒
一般灌木月季能耐-15℃的低温,低于-18℃就有可能存在被冻坏的危险。另外,盆栽的月季比不上地栽的耐寒,小苗抵不上多年的成株耐寒。
一)室外地栽月季防寒措施
北方的冬季和早春多狂暴的西北风,在干旱的条件下,大风会将植株上部的枝条很快抽干,并由上向下发展,后整个植株死亡。
1)设置风障。
在室外地栽的月季,注意在西北面设置风障,冬季月季死亡的原因,并不是因温度太低,而是寒风侵袭的缘故,所以要注意防风保温。
2)根部堆土
在堆土之前,先要进行修剪,疏除枯死枝、病虫枝、交叉枝、重叠枝,此时不宜作强度修剪,可待翌春发芽前再行修剪,只是将过长的枝条适当地短截即可。然后将地上部分进行包扎,再给植株灌水,待水渗下稍干后,堆土 15~750px高。切记不要挖取植株周围的土,以免挖伤其根系影响越冬能力以及正常生长。
3)包裹树冠
新栽的植株根系发育不充实,抗寒能力差,冬季更要特别注意防寒、防风,可采用单株全部包裹,并结合堆土的方法。
4)整体掩埋
特别年幼的植株,根系小,植株弱,可将根挖出植株放倒,进行整体土埋。待来年开春气温稳定后,再整体起出重新栽种
二)盆栽月季防寒措施大地的温度和含水量相对稳定,盆栽的月季就不同了,干燥的北风很容易就能把盆土吹干,造成植株被风干。而且暴露在寒风中的盆土,温度比地下土壤的温度更低,所以更容易发生冻害。
1)如盆栽月季数量不多,可放在室内越冬。先要放在室内温度低的地方.一般保持5℃为宜,使其得到充分的休眠。间隔一定时间浇水1次,保持盆土湿润即可。切忌温度太高或缺乏水分而引起植株提前萌芽或者枯死。
2)可连盆一并埋于背风向阳处,外搭塑料拱棚,维持盆土不结冰即可。若盆土长时间结冰会影响到翌年月季的生长和开花。
3)不想搭棚的,可将花盆埋入地里,再在靠近根部的位置培土。特别严寒地区,可连盆带整个植株整体掩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