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锈病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为害植株多个部位:该病主要为害叶、叶柄和芽,也可为害梢、花萼和果。叶片正面会产生很小的橙黄色小疱(性孢子器),叶片反面呈现微隆起的橙黄色斑驳(锈孢子器),成熟后散放出橘红色的锈孢子堆,之后还会产生橘黄色的夏孢子粉堆以及棕褐色至黑色的冬孢子小粉堆。
影响植株外观:植株受害部位常隆起或过度生长或呈畸形状,影响月季的观赏性。
导致植株生长衰弱:感病植株会提前落叶,生长势减弱,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月季锈病的防治方法如下:
减少侵染来源:结合修剪,收集病残体,并集中销毁,以减少病原菌的留存。
苗木管理:不栽培有病苗木,防止病害的引入。同时,合理使用氮肥,避免因氮肥使用不当导致植株生长势弱、抗性降低。
化学防治:可选用 20% 国光三唑酮乳油 1500-2000 倍或 12.5% 烯唑醇可湿粉剂(国光黑杀)2000-2500 倍,25% 国光丙环唑乳油 1500 倍液喷雾防治。一般连用 2 次,间隔 12-15 天。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唑类药剂防治锈病时,幼嫩花木及草坪一定要注意使用的安全间隔期,不可加量和缩短间隔期使用,以免产生矮化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