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为落叶张佳或常绿灌木,或蔓状与攀援状藤本植物。茎为棕色偏绿,具有钩刺或无刺,但也有几乎没有刺的月季。小枝张佳,叶为墨绿色,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一般3~5片,宽卵形(椭圆)或卵状长圆形,长2.5~6厘米,先端渐尖,具尖齿,叶缘有锯齿,两面无毛,光滑;托叶与叶柄合生,全缘或具腺齿,顶端分离为耳状。花生于枝顶,花朵常簇生,稀单生,花色甚多,色泽各异,径4~5厘米,多为重瓣也有单瓣者;萼片尾状长尖,边缘有羽状裂片,花有微香,花期4~10月(北方),3~11月(南方),春季开花比较多,大多数是完全花,或者是两性花。肉质蔷薇果,成熟后呈红黄色,顶部裂开,为瘦果,栗褐色。果卵球形或梨形,长1~2厘米,萼片脱落。
月季喜好向阳、通风的环境,每天至少接受5-6个小时以上的阳光直射才能生长良好,生长适宜温度为白天20-25℃,夜间为13-15℃,较耐低温,5℃左右也能生长开花,但相当慢,且质量不佳,30℃以上高温和多湿易引起病害,30℃以上的干燥炎热,植株会落叶、休眠,栽培上多利用此特点,夏季减少浇水促其休眠,使其秋季开出高质量的花朵。
月季忌碱性土壤,喜弱酸性至中性土,在排水良好、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壤土上生长良好。适于保护地栽培的切花月季品种要具有以下特点:树形为直立性,茎较长,花蕾长尖形,产花量高,耐湿,抗病,冬季能在温室大棚内正常生长。耐修剪,萌发力强,平均年产花量在100-200支/米2。
追肥与中耕8月上旬,植株开始逐渐大量生长,结合中耕松土施以腐熟液肥水,到9-10月,在株间施以油渣、饼肥、化肥和草木灰。要与土壤混合且不能与根部直接接触。定植后初年追肥不要过多,随着植株不断生长,产花,可在第2、3年加大追肥量,当植株生长3-4年时若追肥不足会加速月季植株的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