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梅是山茶科山茶属的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因其花型兼具茶花与梅花的特点而得名,素有"阳光茶花"的美誉。茶梅花期从11月至次年3月,恰逢冬季花卉稀少时期,成为园林绿化中的重要观赏树种,其应用形式也多种多样。
茶梅喜微酸性土壤(pH值5.5-6.5),宜选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北方盆栽时,可用腐叶土或泥炭土混合河沙配制培养土,避免使用碱性土或粘土,以防影响根系发育。
茶梅属半阴性植物,喜光但忌强光直射。夏季需遮阴(5-9月需置于荫棚下),避免叶片灼伤;冬季可接受全日照。生长适温为18-25℃,耐寒性较强(盆栽不低于-2℃),但超过30℃生长受阻,35℃以上易发生日灼病。
浇水应遵循 "见干见湿,浇则浇透" 原则,避免"拦腰水"(仅湿润表层)。夏季每天早晚各浇1次,冬季数天1次;非冬季季节可定期喷叶保湿。注意防止积水烂根。
施肥需清淡且充分腐熟,忌生肥或浓肥。推荐分期施肥,2-3月施稀薄氮肥1-2次,促枝叶生长;4-5月施饼肥水,促花芽分化;9-10月施磷钾肥(如0.2%磷酸二氢钾),助花大色艳。
花后及时剪除残花,每枝保留1个花蕾(其余疏除),集中养分。定期修剪病弱枝、过密枝,保持株形。每2-3年换盆一次,修剪老根,添加新土。茶梅抗性强,病害较少,偶发灰斑病、炭疽病等,可用300倍波尔多液喷杀;虫害如红蜘蛛可用烟叶水掺辣椒水喷施,避免农药污染。
茶梅能吸收工业区的硫化物、烟尘等有毒物质,抗污染能力强,适合厂矿区绿化。花期覆盖秋、冬、春三季,尤其冬季开花弥补了景观空白,作为中层灌木,可与乔木、地被植物形成立体群落,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
杭州曙光路分车带选用"小玫瑰"品种,耐修剪、花色艳丽,形成连续景观带。西湖国宾馆旁种植"立寒"品种,与杉树、松树等高大乔木搭配,倒映水中更显诗意。杭州植物园建立茶梅种质资源圃,收集60余品种,兼具观赏与科研功能。
盆栽茶冬春季需稳定环境,频繁移动易导致落花落叶;花蕾发育期施肥易导致僵蕾,冬季入室后应停肥;室内养护需避免油烟、煤气危害,定期开窗换气。北方可定期浇灌矾肥水或青草泡水,防止土壤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