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北京正被月季花装点得满城芳香。每天下班后,会特意骑车回家,就是为了多看几眼沿路盛开的月季。通勤路秒变空中花园,一路繁花在此刻有了画面。
从长安街的月季长廊到高架桥下的空中花廊,这些“花中皇后”不仅装点着大街小巷,更承载着古都的生机与市民的日常美好,让钢筋水泥的都市绽放出触手可及的温柔。

一路繁花:首都芬芳的城市名片
作为北京市的市花,月季在这座城市有着特殊的意义。1987年,月季与菊花一同被确定为北京市花,从此成为这座千年古都的生态注脚与人文符号。从道路绿化隔离带到城市公园再到小区庭院,各色月季在微风里摇曳生姿,层层叠叠的花海交织出首都芬芳的城市名片。
月季花海不仅装点着城市容颜,更赋予了北京鲜活的生态魅力。月季有卓越的空气净化能力,能有效吸收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同时释放大量氧气,为市民打造清新健康的呼吸空间。成片的月季绿带更如同天然的生态调节系统——通过绿荫遮蔽与植物蒸腾,有效降低周边温度,缓解热岛效应,让钢筋水泥的都市也能浸润在自然的温润与清凉之中。

当月季以生态守护者的姿态融入城市肌理,它的生命力也在城市的每个角落蓬勃舒展。如今,北京市月季栽植面积超过2.5万亩,月季应用及展示品种超过3000个,包括地被月季、藤本月季、灌木月季、微型月季、丰花月季、大花香水月季等多个类型。在城市环路、主干道和重点街区,上万株盛放的月季构筑起长达300公里的“月季项链”,成为城市园林应用的典范之作。
满城繁花背后,是北京建设花园城市的坚实步伐。2024年,北京获评“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全市公园达1100个,森林覆盖率达44.95%,年碳汇量960万吨。2025年,全市计划新增造林666.67公顷、公园绿地200公顷、绿道1000公里,森林覆盖率将提升至45%。行走在北京街头,处处可见精心设计的口袋公园和街心花园,让市民转角就能遇见美好。
重塑生活:低碳理念的日常流淌
花园城市建设的每一寸绿意,都在悄然重塑着我们的低碳生活图景:
低碳运动伴花香
清晨,晨跑的市民穿梭在花海中,呼吸着带着花香的空气,开启活力满满的一天;傍晚,一家人漫步于月季环绕的步道,孩子认真练习着滑板车技巧,老人静坐长椅上欣赏花开。每一次与花香相伴的运动,都是对花园城市蕞生动的呼应。

低碳通勤载花香
骑行族们选择在月季盛开的绿道上穿梭,感受微风拂面、花香盈袖的惬意;公交站旁、地铁站口,盛开的月季花为等待的行人带来一抹亮色,让公共交通出行多了几分浪漫情怀。市民用低碳出行的方式书写新的“通勤美学”,为建设花园城市添砖加瓦。
低碳生活有花香
社区里,居民们用一盆盆月季装点庭院,让社区角落地成为城市花海的延伸。学校里,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植物养护知识,从小培养爱护自然、低碳生活的意识。越来越多的市民主动成为花园城市的共建者。
这些被月季浸润的日常,让生态之美不再遥不可及,让宁静惬意的诗意栖居成为市民触手可及的生活之悦。
共赏花海:花园城市的诗意邂逅
初夏京城的月季也开得愈发热烈。为大家推荐几处观赏月季的打卡地。无论是想趁着假期漫步花海,感受自然的芬芳与生机,还是想拍摄一组氛围感满满的大片,这些地方都能让您充满浪漫与惊喜。
三里河三区月季园
文明赏花提示:请爱护每一朵鲜花,切勿在园区内踩踏花朵。
三里河三区月季园拥有两千多平方米的月季花海,月季品种超级多,颜色也相当丰富。粉的、橙的、黄的、红的,五颜六色的月季花随风摇曳,像是误入了“仙境”。三里河三区月季园所处街巷无停车区域,建议选择公共交通前往。
国家植物园
文明赏花提示:请与花枝保持适当距离,切勿攀折花枝。
国家植物园北园月季园核心区自5月起进入盛花期。树状月季、微型月季、丰花月季等品种盛放,令人流连忘返。这里的月季树茂密且高挑,花朵比成年人拳头还大,搭配上园内的雕塑,非常有氛围感。
天坛公园
文明赏花提示:有序观赏不扎堆,不长时间占景拍照。
天坛公园的月季品种繁多、色彩明艳,在郁郁葱葱的古柏林间舒展芳华,姹紫嫣红的花影与苍劲古柏相映成趣。它们或孤芳独秀,或簇拥成团,勾勒出一幅“古木繁花”的诗意画卷。
用低碳之举的双向奔赴
收藏“一路繁花”的日常
从一朵花的绽放,到一座城的芬芳,月季见证着首都花园城市建设的铿锵步伐,也承载着市民对低碳、健康生活的美好向往。让我们以花为约,邂逅“一路繁花”相伴的美好!
来源:文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