扦插是繁殖月季的常用方法,掌握正确的扦插技巧,不仅能节省购买新苗的成本,还能享受培育新植株的乐趣。想要成为月季扦插高手,从准备到后期养护,每个环节都大有学问,月季网为你详细解析。
选对扦插时机,成功一半
月季扦插并非随时都能进行,选对时间能显著提高成活率。春秋两季是***佳扦插时期,春季3-5月,气温回暖,万物复苏,月季进入生长旺盛期,枝条活性高;秋季9-11月,气候凉爽,病菌活动减弱,插穗不易感染腐烂。这两个季节的温度一般在15-25℃,湿度也相对适宜,利于插穗生根。而夏季高温高湿,插穗容易黑杆腐烂;冬季气温过低,生根缓慢,甚至难以生根。
精挑细选,获取优质插穗
枝条选择: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母株,从其上选取半木质化的枝条。这类枝条介于嫩枝与老枝之间,硬度适中,既含有足够的养分,又具备较强的生根能力。以“果汁阳台”为例,可挑选当年生、长度在10-15厘米左右的枝条,枝条上保留3-4个芽点。避免使用过于细嫩或过于老化的枝条,细嫩枝条易失水萎蔫,老化枝条生根困难。
插穗处理:将选好的枝条剪成小段,每段长度控制在8-10厘米,保证每个插穗上有2-3个芽点。上端切口在芽点上方1厘米左右处平切,下端切口在芽点下方0.5厘米左右处斜切,斜切有利于增加插穗与基质的接触面积,促进生根。切口要平滑,避免撕裂,剪好后去除下部的叶片,仅保留顶部2-3片小叶,减少水分蒸发。
准备合适基质,为生根护航
扦插基质需要具备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常用的基质有蛭石、珍珠岩、泥炭土、河沙等,也可将它们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比如,将蛭石和珍珠岩按照1:1的比例混合,这种基质疏松透气,能让插穗根部呼吸顺畅,同时又能保持一定的湿度。使用前,将基质用多菌灵溶液或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杀灭其中的病菌和虫卵,防止插穗感染。
规范扦插操作,打好基础
容器选择:可选用一次性塑料杯、育苗盘等作为扦插容器。在容器底部扎几个小孔,以利于排水,避免积水导致插穗腐烂。将消毒后的基质装入容器中,轻轻压实,使基质保持一定的紧实度。
扦插过程:用木棍或竹签在基质上扎一个小孔,孔的深度约为插穗长度的1/3-1/2,然后将插穗插入孔中,轻轻压实周围的基质,使插穗与基质紧密接触。扦插完成后,浇一次透水,让基质充分湿润。
精心养护,静待生根发芽
保湿与遮阴:扦插后,将容器放置在阴凉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为保持空气湿度,可在容器上方覆盖一层保鲜膜或套上塑料袋,在保鲜膜或塑料袋上扎几个小孔透气。每天观察基质湿度,当基质表面发白时,及时补充水分,保持基质湿润,但不要积水。
温度控制:将扦插环境温度保持在15-25℃,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插穗生根。如果温度较低,可在容器下方放置加热垫等进行增温;如果温度过高,可通过喷雾、通风等方式降温。
生根观察与移栽:一般情况下,扦插后2-4周插穗开始生根。当插穗底部长出白色的根系,且根系长度达到2-3厘米时,说明扦插成功。此时可逐渐揭开保鲜膜或塑料袋,让插穗适应外界环境。再过1-2周,即可将扦插苗移栽到花盆中,选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移栽后放置在散光处缓苗,待植株恢复生长后,再进行正常养护。
进阶技巧,提高扦插成功率
激素处理:在扦插前,可将插穗下端浸泡在生根粉或吲哚丁酸等生根激素溶液中,能刺激插穗快速生根。按照说明书的比例稀释生根激素,浸泡时间一般为30分钟至2小时不等,不同浓度和种类的生根激素浸泡时间有所差异。
水插法:除了土插,水插也是一种有效的扦插方法。准备干净的玻璃瓶,装入清水,将处理好的插穗放入瓶中,使插穗下端1/3-1/2浸入水中。每隔1-2天更换一次清水,保持水质清洁,待插穗生根后,再移栽到土壤中。水插法的优点是生根情况直观,便于观察,但移栽时要小心操作,避免损伤新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