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逐渐下降,盆栽月季安全过冬需要做哪些准备?
冬季是月季修剪的黄金时期,正确的修剪可以减少养分消耗,促使来年株形更丰满,花量更大。
修剪时间最好在一年中温度最低的时候进行,长江以南地区一般在12月底至来年2月进行,北方地区可推迟到来年3月,避免修剪过早导致早发的芽遭受倒春寒危害。
修剪的时候要根据植株大小和长势而定,对一年生的小苗,新枝高30厘米以上的应剪去2/3,不足30厘米的剪去1/3;2年以上的大株,强壮的剪去1/2,软弱的剪去2/3。保留3-5个健壮的主枝,使营养集中。修剪时,从基部剪去病虫枝、枯枝、重叠枝和交叉枝。剪口要平滑,一般在芽点上1-1.2厘米处斜剪,保留外侧芽。
修剪后的枝条要集中处理烧掉,可喷洒石硫合剂或澄清的石灰水,减少病虫害发生。
月季虽有一定耐寒能力(多数品种可耐-15℃低温),但盆栽月季因根系局限,比地栽更需要保护。
在南方地区如果气温一般不怎么低于-5℃的,那么月季可露天过冬,只需将花盆放在避风向阳处即可。
在北方地区当温度降至-10℃以下时,需将月季移入室内或没有暖气的冷房(室温保持在0-5℃为宜)。也可将花盆埋入土中,或用在根部覆盖稻草、树叶等保温,如果是温度低于-20℃的地区,就可用塑料薄膜罩住植株,或搭建简易防风障,但需注意在晴天中午通风透气。
冬季月季生长缓慢,对水分需求减少,应严格控制浇水。遵循“不干不浇”的原则,等盆土干了再适量浇水。浇水时间最好选在晴天的中午,水温应与室温接近,避免冷水刺激根系。
冬季可施一次基肥,如腐熟的有机肥或缓释肥,为来年生长打好基础。在月季根部周围挖浅沟,将肥料均匀撒入后覆土,施肥量不宜过多。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冬季里应禁肥,防止温度过高提早萌芽,影响植株长势和次年开花。
冬季是防治月季病虫害的最佳时期,可有效降低来年病虫害发生率。落叶后,清除盆面上的枯枝落叶,减少病菌孢子及虫卵的生成,修剪前2-3天,可喷洒石硫合剂或其他广谱杀菌杀虫剂,对病虫害进行统防。
冬季也是扦插的好时机。对于易生根的月季品种(如月月红、丰花月季等),可结合修剪,选取健壮枝条,截取10-15厘米长一段进行扦插。扦插后保持适当湿度,温度较低时可用薄膜覆盖保温。冬插的成活率高,且植株生长健壮,开花早。
若将月季移入室内越冬,需注意:
避免将月季放在暖气旁边或温度过高的地方,室温以0-5℃最为适宜,以促进其休眠。每天保证植株有4小时以上的直射光照。晴天中午可适当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但避免冷风直接吹袭植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