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气温凉爽、蒸发量小,本是苗木移栽的黄金期,但不少朋友总遇到 栽后不发芽或根系烂腐”的问题,忙活半天还是白费功夫。其实只要抓准 “护根、适境、巧养护” 三个核心,就能让苗木稳稳扎根,明年开春蹭蹭长!
移栽前准备
1. 选苗:
树状月季选苗标准:选树干粗壮、枝条饱满、无病虫害,根系发达、侧根和须根多、土球完整或裸根保存良好的苗木。
避坑提醒:不选叶片发黄、枝条干瘪的 “弱苗”,优选本地苗,能更好适应环境。
2. 整土:
秋冬土壤易板结,可在移栽前 1-2 周先整好地,调节pH 值至 6.0-7.5(多数苗木适宜)。
提前挖好树穴:坑的大小比土球大 30-40cm,深度比土球高 10-15cm(留出土球下沉空间),将挖出的心土与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如羊粪、牛粪)、泥炭土、沙土等混合均匀,作为回填土,帮助提高土壤透气性和保水性。
移栽过程中
1. 起苗 / 运苗:
尽量选择带土球苗,起苗时要保留 “主根 + 须根”,起苗后立即用湿草绳包裹根系,再套塑料袋保湿,防止根系失水;运输时避免土球碰撞,若长途运输,每隔 4-6 小时给土球喷次水,保持湿润即可。
2. 定植:
填入树穴:将苗木放入树穴,栽植深度以苗木原土痕与地面平齐或略高3-5厘米为宜(考虑到土壤下沉)。切忌过深,否则易闷根烂根。然后填入 1/3 疏松土壤,轻提苗木 10-15cm,让根系自然舒展,不打结;
回填:填土时边填边用脚轻踩(别踩太实,防止土壤板结),最终土面要和土球顶部齐平(落叶树可略高 1-2cm,常绿树略低 1-2cm),避免 “深栽闷根” 或 “浅栽露根”。
3. 修剪:
剪掉病枝、弱枝、交叉枝,保留 3-5 根主枝,每根主枝留 2-3 个饱满芽点,修剪伤口涂伤口涂膜剂,防止病菌侵入,并给叶片喷次水,补充水分。
移栽后处理
1. 浇定根水:
移栽后立即浇定根水,慢浇直到浇透(水从坑底渗出);隔7-10天再浇一次 “复水”,让土壤和根系紧密贴合;之后根据土壤湿度浇水(用手抓土,捏成团不散不浇)。秋冬低温时减少浇水,避免根系烂腐。
2. 防寒保暖:
为防止新栽苗木冻伤、冻死,在移栽后要及时采取防冻措施。在冬季来临前可在树干基部进行根部培土;树干通常选择涂白涂刷或缠草绳、保温棉等;如风大的情况还应搭设风障(尤其名贵苗木)。
3. 防病虫害:
根腐病:浇定根水时加少量多菌灵斑沙,每隔 10-15 天浇一次,连浇 2-3 次;
蚜虫:发现枝条上有蚜虫,用吡虫啉喷雾,重点喷枝条和芽点,避免药剂残留。
